
1986年秋的一天,在县委三楼会议室,召开“四大家”领导议教工作会议,讨论得十分激烈,大家一致认为,全县教育工作形势很好,家长送读积极性高,学生就读上进心强,师资队伍建设也比较好,基本上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。根据教育部1983年关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,正规中学一律不准留读当年高考落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,每年近两千名落榜学生失去了复读的机会。从之前的情况看,复读生能考取大学,不少的还考上了重点大学。因此,如不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补习机会,势必要浪费一些人才。最后讨论,根据提倡社会办学精神,确定由政协牵头办一所补习学校,为“四化”建设培养人才,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。
会后,随即召开了政协主席会议,研究了办学的具体事宜,并草拟了四条意见。1986年8月6日由县政协牵头召开了各界人士座谈会,邀请了县政府主管教育工作的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。通过充分讨论,根据议教会议提出的目标与要求,集中了四点意见:定名为育才补习学校,暂开两个班,择优录取1986年参加全国统考接近录取分数线的学生,不举行入学考试;学制为一年,其宗旨是为国家四化建设培养输送人才,学生结业后,参加下一年度全国统一考试;教师从离、退休老师中聘请,短缺科目,在本县一、二中和六处铁中聘请兼课老师;由有关领导同志组成董事会,领导全盘工作(并提出了名单)。
在政协二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,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,在意见统一后,作出决定:成立“汨罗县政协育才补习学校”,校址设城关镇劳动南路原电石厂内。1986年8月25日印发汨协字(1986)10号文件,并随文颁发“汨罗县政协育才补习学校”印章一枚,自即日启用。随后,政协常委会又于8月27日发出公告,成立学校领导班子,由许光仁兼任校长,陈敬暄(政协副主席)、徐攀中(政协委员)任副校长,由许光仁等12人组成校务委员会,许光仁任主任委员,陈敬暄、徐攀中任副主任委员,负责有关行政和教学事宜。县教委于 10月17 日,批复了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工作计划,并提出了把学校办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,办成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,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基地的要求。汨罗县第一所社会创办的补习学校应运潮流而诞生了。
汨罗县政协育才补习学校1986-1987学年度工作计划
我兼任校长的5年(至1991年上学期止),共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702人。回想在5年的办学过程中,印象最深的,有以下三点:
一、因陋就简租教室
办育才学校,是白手起家,加之时间紧迫,资金困难,万事真的是开头难。政协牵头办学的消息传开后,前来报名的学生络绎不绝,到8月底止,共报了近 500人。根据这个情况,校务委员会一手抓教学准备,一手抓场地准备,一手抓后勤准备。办公用具从政协机关借用;政府拨款8000元,买回了课桌课椅,交付了场地租金。后勤准备基本就绪。由于条件限制,招生数量有限,我们便集中精力,做劝退学生的工作。经过再三做工作,最后,招收两个班,共146人。1987年,高考录取了61人,高于其他中学的录取比率。第一炮打响了,1987年秋报名的学生更多了。当时,校务委员会为了鼓舞师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,响亮地提出:“目前困难,前景 较好”。具体有四点:不要有怨气,要团结互助,共渡难关;不要出难题,要献计献策,改善环境;不要有麻痹思想,要提高警惕,防止破坏;办校人员,要动脑筋,想办法,尽力尽快,创造条件,做好服务工作。
二、从严治校抓管理
在办学的过程中,我们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和促进学生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方针。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和热爱祖国、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型人才。
复读生,他们的优点是有增长知识求上进的迫切需求。其弱点是各门学科都学过,都懂,但却不精,只知其然;有的纪律性不强,难管理。因此,我们在管理工作上,突出一个“严”字。做到从严治校,从严治班,从严执教,从严要求。具体措施是:1.每年举行开学典礼、高考动员大会各一次,阶段性整顿大会两至三次,反复讲明办学宗旨和应克服纠正的不良思想和行为;2.为了增强家长和社会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的责任感,每年开学初,即与家长或监护人及学生,签订《学生行为六条准则》,使学生行为规范化。同时,讲明学校生活条件艰苦,告诫学生:“怕苦怕累,请走别路,悠闲自在,莫入此门”,树立以苦为乐的思想;3.根据复读生七分在管的原则,制订教学规约,学习规约,生活规约,请假制度等规章制度,提出向管理要质量,向管理要人才的口号。采取“抓紧抓早抓好,从高从难从严”十二字方针。号召全校师生,自觉遵守,立志成(育)才,献身四化,自觉到底,勤奋到底;4.经常算六笔帐:高考时间帐,教材内容帐,教学任务帐,报考对象帐,家庭费用帐和国家建设帐。
在教学管理方面,突出了一个“实”字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,必须从实际出发,实事求是,讲求实效,落到实处。总的要求是:抓“纲”务本,巩固“双基”,精讲多练,培养能力,重视尖子,提高中等,搬掉“跛脚”。各科任教老师必须认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。根据复读生的特点,在教学过程中,要突出一个“讲”字,抓住一个“精”字,结合一个“练”字,把握一个“评”字,从而达到听懂、记牢、学会的目的。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,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预习,认认真真地听课,规规矩矩地作业。
在办学的几年中,在“四大家”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,在全体教职员工精心管教和全体同学勤奋苦读下,呈现了一个好校风、好学风,得到了各界好评,他们说:育才学校,几年来,确实培养了一大批人才。
三、明确目标抓思想
从几年的实践中,在办学宗旨、目标十分明确的前提下,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,抓了如下六点:1.根据教育界威望很高的离、退休老师提出的“办好育才,要精兵良将”的意见,从第一年开始,就采取教师一年一聘,学生一年一次报名注册,财经一年一结算的办法,并在应聘和注册时,明确宣布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生活待遇等情况,使其在思想上有较充分的准备,教师是来教人育人的,学生是来勤奋苦读,立志成才的。在聘请专职、兼职教师时,坚持聘请责任心强,教学经验丰富的同志,在收读学生上,既注意高考分数,更注重思想品质;2.充分发挥党、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学校成立党支部,班级成立团支部,支部委员会每年选举一次,分别报县机关党委和共青团县委审查批复;3.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一月召开一至两次行政生活会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;4.建立奖励优秀学生制度,每次阶段考试,凡成绩在全班前五名,思想品德又优异的学生,发给适当的奖学金,以示鼓励;5.不定期召开学生寄宿户主、学校周边村、组负责人和被聘有兼课教师的中学负责人联系会,征求意见,听取反映,加强联防,共同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学风;6.强调教职员工凡事身体力行,作出表率,在教学上诲人不倦,及时与学生沟通思想,帮助学生不断端正态度,正确掌握学习方法。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,学校种菜养猪,逢年过节,都给学生改善生活。1986年开学不久,学生宿舍漏雨,老师们将办公室与学生宿舍对换,让学生睡好,学生深受感动。
5年办学中,由于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较强,抓得很紧,学校一直未出现过意外事故。1989年4 至6月,北京的动乱对学校虽有所冲击,但全校师生思想认识明确,立场坚定,稳住了阵脚,教学秩序一直保持正常,当年高考取得了好成绩。
(作者:许光仁 系汨罗市原政协副主席,1993年8月退休)
责编:张咪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独家视频丨跨越27年的深情牵挂
一见·领悟“治国必治边,治边先稳藏”的深意
时政微纪录丨180秒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西藏之行
时政画说丨再唱山歌
心相近|对生命有大爱,对和平有追求——铭记拉贝的选择
拾光纪·2天时间行程满满!习近平总书记西藏之行这些瞬间令人难忘
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雪域高原 描绘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画卷
独家视频丨同心铸辉煌 一起向未来
下载APP
分享到